2010-09-10

燙手「蝴蝶」的反思......!

一窩蜂搶著按鈕的人...... 

德國出版書商週刊特約評論家並擔任漢堡文學廳主任一職的萊能.莫立茲(Rainer Moritz) 博士本週撰文躂伐 ── 公眾議論「薩拉卿」是一件可恥的事

每一年我差不多都會被邀約個十來次,提出我對書籍的評價 ; 要不就是審閱書籍後,被問到讀者可能會有的預期心態等等。政治人物大約每年有兩次會碰到記者來採訪:問到他在夏季度假時、或著冬季聖誕假期來臨時,身邊會帶著哪本世界文學名著? 當然,一般而言,這個問題一向也是政治人物最樂於回答的問題了 ── 與讀者分享自己假期靜處時所讀到的一本「好」書,心靈重新加滿後的愉悅能量 ; 的確,這能為自己的政治形象加分。

不過,人們接下來就會好奇的反問 ── 那麼大多數的政治人物除了上述的假期外,難道其他的時間就撥不出空來好好讀完一本非小說、或者甚至是一本文學小說嗎?所以,也就因此可以順理成章的主觀認為政治人物找不出時間好好的把堤羅.薩拉卿《消失中的德國》看完一遍 ; 至少,這本駭人聽聞的作品竟達 400 頁之厚,這對政治人物或是他們的幕僚而言,從頭到尾讀完一遍簡直就是一種苛求。

大眾公開舌戰聯邦銀行董事薩拉卿要感到羞愧才是!我的論點如下:

這表示:這是個什麼樣的貧乏又能被操弄的社群舌戰砲火在蔓延哪!社會上一旦出現言詞尖銳、碰觸禁忌話題、遊走道德邊緣的言論,受到指控的可疑對象就像是被高空突然垂降下來的毒蜘蛛給猛力螫了一下,激動的開始自怨自艾了起來。那些只要一聽到「薩拉卿」就如同驚弓之鳥般地現出怒目的群眾,不知是否真正的讀.懂.《消失中的德國》.訊.息呢?還是只是膚淺的斷章取義?德國總理梅克爾(Merkel) 與德國聯邦總統武爾夫(Wulff)可曾輕易的就對薩拉卿所屬的德國聯邦銀行發表蒙羞言論,還是薩拉卿帶來的《消失中的德國》只是時代變遷中的文化產品呢?

老是處在情緒易怒狀態的德國綠黨主席雷娜特.昆納思特 (Renate Künast) 最近出現在德國第一電台 Beckmann 一場令她頗為尷尬的節目中擔任貴賓 –– 她在來參加節目的途中讀了《消失中的德國》簡報 ; 儘管,她以為處在玻璃屋裡的德國猷太核心小組領導米歇爾.佛立德曼 (Michel Friedman) 遲早總歸是要住手、得另外想辦法……。

「薩拉卿」現象與前國家電視台新聞女主播依娃 · 黑爾曼(Eva Herman)的下台事件 (幾年前她因自掘墳墓而導致交出主持棒的社會事件已為薩拉卿自動離職的最新結局示範了異曲同工的前車之鑑) ; 政治人物與某些記者們不願隨著大眾情緒波動搖擺,顯然是要冷靜的多 ; 然而,廣大社群一旦碰到問題來敲門時,就有許多人在還弄不清楚問題的情況下,破不及待的想要「破」門叫囂漫罵......。

不知能否請您冷靜的判斷一下,什麼樣人格特質的人,才能為人民信賴 ?

作者凱爾斯汀.海西格斯(Kerstin Heisigs)的遺作《終止暴力》,在市場上已建立長遠影響力,書中也提出類似論調。除了薩拉卿之外 ── 您不妨也一併順帶瞭解貝克曼(Beckmann)事件,留給人們是何種的滯礙又幾乎是讓人失望的印象 ; 不過,這得另外寫上一段篇幅去闡述。如果節目主持人不是從訪談的敏感話苗一冒出頭時就機警的阻斷後續衍射問題,節目想要消遣觀眾的心理層面可就多過於想要儘量避免網路媒體藉此炒作。

負責到類似像這樣不討喜的作品出現時,出版發行人或是該書公關發言人的肩上可就得背上一個超大「十字架」暗自祈主保佑。不過,來自四面八方的漫罵、影射式的非議,卻在轉身間成為墊高《消失中的德國》 的業.績.墊.腳.石 ; 恐嚇威脅帶來的唯一好處:讓人知道您是如何的堅持擁護作者、您是言論自由的忠誠追隨者、然後,等待 ── 直到,看著一列批著偽善外衣的車隊被一個,從一開始就自以為是的「薩拉卿」給牽著鼻子帶著跑。

12 年前,作者馬汀.華瑟(Martin Walser)與他的作品《評論家之死》(註)帶來的社會爭議又是如何?當時未曾讀過該書隻字半句的人,不分青紅造白的先把作者貼上「反猷太主義」標籤,禁止該書在透明、或是封閉式的朗誦會上誦讀,您說吧 ── 這其中的涵意又代表了什麼呢?

註:德國書商協會每年頒發「書籍和平獎」;1998年作者馬汀.華瑟獲得頒發該獎表揚。

相關連結:電子書暢銷排行榜內出現頭號大蝴蝶
相關連結:塔瑪拉.懷思︱我要「薩拉卿」── 不管他是怎麼來的!